找到相关内容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长阿含经》的【三学•定型句】

    、N23《究罗檀头经》、N24《坚固经》、N25《倮形梵志经》、N26《三明经》、N27《沙门果经》、N28《布咤婆楼经》、N29《露遮经》。这些经典的一个核心教导便是详述三学,并且以定型句的型式出现...相同。例如,《究罗檀头经》(N23):  若如来、至真、等正觉出现于世,……有人于佛法中出家修道,众德悉备,……乃至具足三明,灭诸痴冥,具足慧明。  如,《沙门果经》(N27):  复次,大王!如来、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547812.html
  • 《长阿含经》总论

    欲、五见定等义。   第三分(卷十三至卷十七):始《阿摩昼经》,终《露遮经》,凡十经。其中,除《梵动经》(正确译名当为《梵网经》)为佛对众比丘说法,《沙门果经》为佛对国王(阿闍世)说法以外,其余...一卷。主要讲述佛教对外道“六十二见“的批评。为《梵动经》(卷十四)的异译。   (17) 东晋竺昙无兰译《寂志果经》一卷。主要讲述佛教对“六师外道“的批评。为《沙门果经》(卷十七)的异译。   (...

    陈士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381344.html
  • 略述印度佛教史

    布施,他说:“无施无为,无祭祀法,亦无善恶,无善恶报,无有今世,亦无后世,无父无母,无天,无化众生。”《长阿含》《沙门果经》。实际否定婆门教宣扬的梵天创世说法。末伽梨被认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派“邪命外道...灵魂存在。他说:“受四大取命终时,地大还归地,水还归水,火还归火,风还归风,皆悉坏败,诸根归空”,“若愚若智取命终者,皆悉败坏为断灭法。”《长阿含经》《沙门果经》。也反对善恶果报和轮回理论,对婆罗门教...

    许楚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546567.html
  • 业果之理与忏悔

    集灭谛"和"苦灭道谛"。从这生灭因缘的把握中,去指导人怎样修学,怎样离苦得乐。  因为因缘之理极为深细,在释尊时代,印度也有许多的外道,他们对因缘也有自己的阐述,如阿含圣典中讲到的"六师外道"。在《沙门果经》中,借着阿奢世王请教果报问题的因由,六种外道表述了各自的观点。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"无业论"、"命定论"、"断灭论"、"禁戒论"和"油滑论"这几论调。  佛教认为,业不作不得。如播种,必先在土壤中...

    曹新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1750597.html
  • 释尊的时代背景

    记载,见於小乘经律的有很多,今以《长阿含经》第二十七经《沙门果经》为准,介绍他们的名字如下: (一)不兰迦叶(Pu-ran.a-Ka-ssapa):为伦理的怀疑者,否定善恶之业有其相应之根,故倡...自居而领导四姓。因此,凡是新思想,均受到重视;婆罗门至上的观念,则受到严重的考验,反《吠陀》的思潮,则受到王者的保障。   《吠陀》的沙门团 我们已介绍过六派哲学的名称,那是传统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5351511.html
  • 奥义书与佛教

    开出前所未有的新道路。在《梵网经》(Brahmaja^la)、《沙门果经》(Sa^man~n~a-phala)及许多佛典中,佛陀对当时流行的各家学说、哲学理论详加检讨论究,并斥之为独断的‘恶见’(...

    T. R. V. Murti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5759826.html
  • 内观:佛陀独特的贡献

    比较无系统的方式,信仰和传播戒、定、慧的观念。这些老师通常会建议学生以仪轨和仪式来修练戒定慧。因此,戒定慧并不是佛陀的「专利」。我们在梵网经(Brahmajala-sutta)和沙门果经(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4773618.html
  • 初期佛教之“我”论

    可见于《长阿含.沙门果经》对六师之批判,及《长阿含.梵动经》对六十二见之批判。 在《沙门果经》中,阿阇世王曾问六师,沙门修道是不现得果报?六师的回答,或主张善恶无果报;或主张一切皆无的恶取空;或...(Freedom)。巴利文有一字bhujissa,日译作“自由”“自由者” 。该字是指被解放的奴隶,或非奴隶的仆人。其形容词bhujissā,指“从奴隶解放的”。 《长部.沙门果经》记佛陀说︰“犹如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247033.html
  • 列子与佛经

    根,我尚何存?』」  列子这段描述,与佛经相近,四十二章经第二十章:「  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,我既都无,其  如幻耳。」长阿含经卷十七沙门果经:「受四大人,取命终  者,地大还归牠...中直译为汉文。今录经文于后以资佐  证。  长阿含经卷十七沙门果经:  「我于一时,至阿夷多翅舍钦婆罗所,问言:『大德  ! 如人乘象马车,习于兵法,乃至种种营生,皆现有  果报。今者此众,现在修道,...

    萧登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171085.html
  • 修行道——三学

    ,一曰说法,二曰默然」。  注六:关於畜生论,叙述於巴利长部一,梵網经;长部二、沙门果经;长阿含二一、梵动经;二O、阿摩昼经。巴利云二十八种之畜生论。  注七:於巴利增支部一、一四与汉译增一阿含卷三,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841220.html